本帖最后由 百炼成仙 于 2012-5-30 21:21 编辑
幼儿早期教育是根据儿童体格发育规律及神经、心理发育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给儿童某些器官(特别是感觉器官和大脑),以丰富的外界环境刺激和某些教育训练,培养儿童感知、运动、思维能力,促进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促进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形成。
0~3岁是塑造儿童人生的最佳阶段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阶段。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最佳时期;早期教育是开发儿童潜能、塑造最佳人生开 端的有效途径。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启示:早期教育对孩子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热爱自然 是孩子的天性;良好的自然环境胜过 任何人工环境。尊重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从小学会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有利于孩子克服自卑、胆怯心理…
儿童早期教育的内容:
儿童早期教育注重帮助儿童发展特定技能,鼓励儿童对外界环境的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精细运动
1岁前,用气球、积木、其他塑料玩具、书纸等,训练儿童抓握、倒换手、拇他指配合拿物体;
1岁后,搭积木、玩拼装插玩具、穿小棒珠子等,训练儿童拇示指指端的精细动作和手眼配合能力。
大运动:
1岁前:抬头、翻身、扶坐、爬、扶站、牵走;
1~2岁:走和跑及其稳定性和协调性;
2~3岁:跑、跳和单足站立。
语言能力
早期从父母的逗玩中感受人类语言,
9个月后可理解“不准的”意义,
2岁左右儿童口语发展迅速,念儿歌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事情,语言和实物(或图片、场景等)结合,可是儿童认识更多的事物。
游戏
2岁左右,儿童从象征性游戏中再现世界,如把小板凳当作汽车、火车、小饭桌、小床等;
3岁以后幼儿游戏中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如玩家家游戏中儿童有不同分工,有各自的性别角色;
4岁以后,幼儿可进行表演游戏。
注意力培养
出生后即开始,可以和婴儿说话、逗引等新奇的视听觉刺激,增加婴儿注意力;
利用操作性活动,增加婴幼儿注意力;
通过指示、寻找游戏,增加儿童注意力。
生活与卫生习惯培养
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婴儿期就要开始培养。幼儿期是培养
各种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之一。
睡眠: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独立睡眠、不咬衣被等睡
眠习惯培养;
饮食:包括独立进食、不挑食、不偏食等饮食习惯培养,
大小便: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等卫生习惯培养,
自理能力:穿脱简单的衣鞋袜等生活培养等;
其他:不吸吮手指、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做事有始有终等。
亲子感情培养
首要是建立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下列亲子间的活动,均
有利于儿童与父母依恋情感的建立。
语言交流
肌肤之亲
亲切逗玩
轻柔抚摸
共同游戏等
亲子感情培养
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
鼓励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游戏;
鼓励赞扬幼儿把玩具、食物与他人共享;
表扬儿童一切的良好行为
儿童早期教育原则
量力性原则:根据儿童心理、体格发育特征和可接受程度
直观性原则:多接受感官刺激,感知与语言结合
主动性原则:主动为儿童成长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
启发性原则:以启发、诱导为主,少直接灌输
连续性原则:连续不间断,家长与专业人员相互配合
因人施教原则:与儿童的兴趣爱好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