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在幸福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身心会比较健康。
幸福不在于物质生活的多少,而在于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我曾看过一篇关于胎教的文章:一个刚刚出生的宝宝拒绝吃母乳,也拒绝母亲的怀抱,吃奶瓶正常,爸爸抱也可以,就是接触母亲会哭,这是极其不正常的反应,刚离开母体的婴儿最安全的地方应该就是母亲的怀抱。医生也很困惑,后来有专家调查发现:婴儿的母亲从怀她开始心里就十分不想要这个孩子,跟父亲发生过多次冲突,两人经常为生不生这个孩子吵架,所以孩子从生出来就比较反感母亲。当时看到这篇文章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写文章的人一定是为了赚取大家的关注才杜撰出来的这个故事。哪有这么夸张的胎教?后来我自己怀了孩子,到生下他并坚持当了两年全职妈妈,对育儿方面才有了些感悟,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儿子现在两岁多了,以前胆一直比较小。风吹草动都会让他感动恐惧,楼上发出一点声响,他都会紧张的问妈妈;什么响?怕!说起来比较惭愧,有时候跟老公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喜欢把东西弄得很响,所以儿子现在一听到声响就以为是谁家在吵架。因为这件事我咨询过专家,专家的解释是,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长,首先给他一个平静、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人不和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对他的伤害是最大的。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也不要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只要他能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