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宝宝都不是天生就胆子大的。当然不排除说有些宝宝确实生来胆量就很大的。宝宝的胆量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宝宝的自信心。
我家的宝宝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也是很胆小的,尤其是在练习独立站立和独立走路的那个阶段里,表现的非常的明显。如果有妈妈的手轻轻地拉着或者即使妈妈伸出一个手指来,宝宝也可以走得很好的——其实妈妈的手指根本没起什么作用的。
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就故意开始进行了强化训练,主要还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和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目的就是让宝宝挣脱自己的胆怯和恐惧心理,结果没有过多久宝宝就很容易的克服了胆怯。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心。
到了后来,宝宝居然对于妈妈的善意帮助提出了拒绝——“妈妈, 走开!宝宝自己来!”
总结之后才发现,原来在很多时候宝宝的胆怯和不自信原来问题出在了妈妈身上——
我们总是担心宝宝后跌倒或者受伤害,殊不知无形中的过分呵护却让宝宝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这对于宝宝的胆识和自信心的培养是有害无益的。
所以,对于宝宝来说,我们应该在充分做足了了安全防范的措施之后,放手让宝宝去独立体验和感受外界的新生事物吧!这些对于宝宝的成长来说不单单是培养了宝宝的自信心,也无形中强化了宝宝的创新意识,同时还满足了宝宝的好奇心。
其实宝宝成长过程中,对于真正危险的事物是有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的,所以不必太担心。放手让宝宝主动去尝试和进行适当的情景鼓励,对于宝宝克服胆小心理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