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出血病因: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未清楚,细胞遗传学研究提示部分子宫肌瘤存在染色体的异常,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则是由不同克隆细胞增生形成,子宫肌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组织中雌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雌激素可促使子宫肌瘤增大,故子宫肌瘤多发于生育年龄妇女,而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子宫肌瘤导致出血的原因主要有:
(1)子宫增大导致内膜表面积增大,据Segal测量,子宫内膜正常面积仅15cm2,而有大肌瘤时面积可增大到224.5cm2。由于肿瘤的阻塞使宫腔变形,常使内膜脱落不正常,行径时可出现内膜不规则脱落状态。
(2)子宫肌层的节律性收缩因肌瘤的存在而受到阻碍,显著弯曲的螺旋小动脉不能受到压缩而发生持久性严重出血。
(3)Farrer-Brown进行了子宫肌瘤干扰宫内血循环研究,发现子宫呈多血管状态,内膜及肌层内静脉丛充血与扩展。
(4)肌瘤病人常由于雌激素过高而并存子宫内膜增殖及息肉,致月经量多,且出血量与日剧增,月经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5)突向宫腔的肌瘤对内膜有机械性压迫阻断了正常的淋巴及静脉循环,常使其所被覆的子宫内膜呈萎缩型,变薄、充血、水肿、并有较大的静脉窦,行径是内膜剥脱,静脉窦开放,导致大量静脉出血。
(6)黏膜下肌瘤完全突出到宫腔,形成较长的蒂,由于血供不足或继发感染,引起表面黏膜破坏,溃疡形成,可引起程度不等的不规则或持续性出血。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期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