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小儿厌食的食疗方法
1.山楂30--40克,大米50--100克,沙糖10克.先将山楂入沙锅煎取浓汁,去渣后入大米.沙糖煮粥.可作为上下午点心食用,不宜空腹食.以7--10天为一疗程.
2.大枣10--20枚,鲜橘皮15克(或陈皮3克,先将大枣有锅炒焦,然后与橘皮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饭前代茶频饮,每天一次.
3.鲜白罗卜500克,蜂蜜150克,将罗卜洗净切成小块,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控干;晾晒半天,再放入锅内,加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每次饭后食用数块,连服数天(脾胃失调型).
4.西瓜.番茄各适量,西瓜取瓤去籽,用洁净沙布绞挤取液,番茄用沸水冲烫剥皮,也用洁净纱布挤取液,二液合并,代饮料随量饮用.
5.雪梨3个,大米30--50克,生山楂10克,将梨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煮半小时,捞去梨渣,加大米.生山楂煮粥,趁热食用,每天一次,5--7天为一疗程,(带热内生型)
6.鲫鱼100克,薏米15克,羊肉50--110克,将鲫鱼去鳞和内脏,羊肉切片,与薏米同煮汤后调味服食,每天或隔天一次,边服数次(脾为温困型)
7.鲫鱼100克,豆豉30克,胡椒0.5克,生姜9克,陈皮6克,同放沙锅内煮汤调味服食,每天或隔天一次,连服四至五次(脾为湿困型).
8.鲫鱼一条,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1克,将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将姜洗净切片,与各药用纱布包好填入鱼肚内,加水适量,小火炖熟,加盐.葱少许调味,空腹喝汤吃鱼.分二次服,每天一剂,连服数天(脾虚胃弱型).
有益改善厌食的三道菜
1、炖银耳肉
材料:银耳40克,瘦肉100克,大枣10枚。精盐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瘦肉切片,与大枣同炖至烂熟后加精盐适量。佐餐随意食用。银耳味甘淡性平,含有丰富的胶质和多种维生素等,能养阴益胃;瘦肉。大枣能补脾益气,滋阴解腻。相佐共奏健脾益气,养阴生津之功。益气生津,适于脾胃气阻不足之厌食者。
2、蜜饯山楂
材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做法:取优质上乘的山楂500克,去掉柄、核,洗净后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煮熟,待水收干时加入蜂蜜,改用小火煎煮5-10分钟,离火后,晾凉即可。饭前嚼食3-5枚,可增进食欲;饭后嚼食3-5枚可帮助消化。开胃。助消化。适用于小儿不思饮食或过饱伤食,消化不良。
3、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生姜30克,胡椒1克。
做法:将鲫鱼洗净,生姜切片,与胡椒一同放入鱼肚内,加水炖熟。饮汤食鱼,每天1剂,连食1周,适用于小儿厌食症。
小儿感冒食疗
一、白菜绿豆饮
白菜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B6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其味甘,性微寒,有养味生津、清热除烦、利小便、清肠道等功能,菜根作用更为显著。绿豆呸甘性凉,能清热除烦,利小便,解毒。此汤主要有清热解毒作用。用于小儿风湿感冒出汗不彻,周身困重发热口渴,小便短赤等症。
原料:大白菜根数个,绿豆3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绿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用中火煮至半熟;再将白菜根洗净,切成片,加入绿豆汤中,同煮至绿豆开花、菜根烂熟,即成白菜绿豆汤,饮时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特点:清香且甜,绿豆可食。
二、白萝卜炖大排
白萝卜有赛人参之美称,可见其营养丰富,且有滋补润心、通气活血之功效,小儿伤风感冒、咳嗽吐痰,吃此菜(或喝汤)后,可立见功效。
原料:猪排1000克,白萝卜500克,葱段、姜片、料酒、花椒、胡椒面、盐各适量。
制作:
1、猪排剁成小块,入开锅中焯一下,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重新入开水锅中,放葱、姜、料酒、花椒面,用中火煮炖90分钟,捞出去骨;白萝卜去皮,切条,用开水焯一下,去生味。
2、锅内煮的排骨汤继续烧开,投入排骨和萝卜条,炖15分钟,肉烂、萝卜软即成。
特点:有萝卜清香味,排骨肉好吃,汤鲜好喝。
三、百合啤梨白藕汤
梨味甘,微酸,性凉,有生津止渴、宽胸除烦、滋阴降火、泻热化痰、润肺止渴诸功效。《本草求原》说:“梨汁煮粥,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燥”。此汤还有莲藕,能清热除烦。《本草纲目拾遗》说百合“清痰火,补虚损”。此汤三味合用,可治小儿伤风感冒、咳嗽等症。
原料:鲜百合200克,生啤梨2个,白莲藕250克,盐少许。
制作:
1、将鲜百合洗净,撕成小片状;折莲藕洗净去节,切成小块,煮约10分钟,下盐调味即成。
2、把啤梨与白藕放入清水中煲2小时,再加入鲜百合片,煮约10分钟,下盐调味即成。
特点:清香润口,微有咸、酸、甜味。
四、豆腐葱花汤
豆腐营养丰富,有“植物肉”之称。豆腐味甘微寒,能补脾益胃,清热润燥,利小便,解热毒。葱辛温,有发汗解毒作用。此汤有散寒清热的功效。用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内有胃热、咽痛声哑等症。
原料:鲜豆腐2块,葱2~4根,油、姜片、酱油、香油、味精各少许。
制作:豆腐切成小块或条,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放入油锅中销煎,加入适量清水,同时放进姜片、酱油,煮沸后再煮20分钟,将葱切碎,拌入豆腐汤内,烧开后,淋入香油,撒上味精即成。
特点:鲜嫩醇香,开胃进食,佐餐吃豆腐,饭后喝汤。
五、紫苏粥
紫苏叶辛温,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的功效。紫苏叶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发汗,其浸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苏叶与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作用。用于体弱婴儿,对偶感风寒易患感冒者有效。
原料:紫苏叶6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
1、粳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沙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紫苏叶,煮沸一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2、锅内加水,烧开,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紫苏叶汁和红糖,搅匀即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