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许闻 于 2010-9-13 09:41 编辑
我们所吃果蔬有农药残留,鸡肉等肉类有激素和抗生素、瘦肉精,牛奶有三聚氰胺、激素;当我们所吃的菜是用地沟油、鸭子油、潲水油做的;当我们还在吃着各种添加了名目繁多的添加剂的方便食品的时候,我们可否想到,这次,鱼也存在了危险。据报道,多省长江野生鱼被测出环境激素 可导致性早熟: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表了24页纸的题为《“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的报告。调查报告中发现,该组织在来自重庆、武汉、南京以及马鞍山四市的野生鲤鱼与鲶鱼体内,检测出了广受国际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部分鱼体内还检测出了汞、铅和镉等重金属。
其实,鱼和海产品中含有重金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些海鱼、贝类,以及一些淡水鱼都存在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主要就是铅、镉和汞,以及非金属砷等。因为环境污染,众多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排入了江河湖中,这些污染物又随着流水进入了海洋。而鱼类、贝类具有富集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能力, 如鱼类可蓄积比周围水体环境高1000倍的汞。日本“水即病”即是由于水即湾周围居民常吃这种被汞严重污染的水产生物而发生的中毒。
然而,这次在长江鱼类竟然检测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而且这次的取样来自于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江段,这说明,长江的污染已经是全流域的污染,而非某一段的污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江的污染有多严重。
作为营养学工作者,我们根据营养知识,一直提倡多吃鱼,而且我们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因为鱼肉蛋白几乎是最好的动物蛋白,而且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DHA等,所以如果单纯从营养学上来说,鱼类是非常好的营养素来源。然而,营养学和食品安全在某些时候是存在矛盾的,在这个时候,安全则显得比营养更重要了。
那么这两种物质是什么物质呢?“壬基酚和辛基酚是洗涤剂、纺织产品和皮革涂饰中极为常见的化学原料,属于环境激素,即可以干扰内分泌并影响性发育水平的内分泌干扰素。全氟辛烷磺酸则被广泛用于纺织品、地毯、造纸、防水涂料等产品之中,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是报告中提到的。这些物质都具有累积性,在被排入水中后,可以在鱼等生物体内蓄积,如果人食用了这些体内含有毒物的鱼类等生物,则这些污染物就会进入人体内,对人体的健康形成危害或危害隐患。
前几天的圣元奶粉含有雌激素的问题,在卫生部出台官方报告后尘埃落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孩子早熟的案例层出不穷。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也大大提前了,现在10多岁的女孩子往往不少都来月经了。原因呢?我想应该很清楚,环境污染中排除众多的污染物,都是“环境激素”,这些环境激素都具有类似雌激素的功能,如果经常食用含有这些环境激素的食品,那么这些环境激素就会在体内蓄积,并最终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干扰机体的发育,甚至干扰人体本身的激素分泌,并最终形成机体危害。
由于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健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其列为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化学物质,因而其产量在这些国家已大幅减少。那么目前,在中国长江流域的鱼类中检测出重金属和雌激素样有毒物质,则再次给中国提出的一个警告:如果不重视并真正辞去有效的措施应对长江流域、以及中国各种水体的污染情况,那么中国将无鱼可吃,或者必将对国人的健康形成非常大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