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从而导致目前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基于各种原因所产生的脑部血循环障碍,一般可以分为: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和脑栓塞,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急性期过后,都遗有偏瘫、失语、活动障碍等症状。所以,及早地重视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防止病人的肌肉萎缩,减少后遗症,尽可能地帮助病人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最佳时间为3-6个月,为了能促使疾病的早期康复,当病人的病情稳定时,就可以采取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一、头颅部超声治疗。通过超声波的强度,直接作用于病变的脑组织,形成一种微细的按摩作用,同时将机械能转为热能,从而起到改善脑部组织的血循环和脑细胞缺血和缺氧。解除脑血管痉挛,增加细胞的通透性和神经细胞的再生,松解粘连,融化血栓,改善内部的症状。
二、肢体低频脉冲治疗。将电极放置于病人上肢前臂内侧和下肢小腿外侧,以低频脉冲的电刺激,利用低频脉冲的刺激作用,使其神经兴奋,肌肉组织收缩,完成一个神经被动收缩运动,有效地治疗麻痹肌肉,同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三、可通过祖国医学经络导平穴位治疗。这同样也可以帮助病人神经肌肉的恢复。
四、康复训练。在以上的治疗基础上,可以通过床边被动运动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帮助病人肢体恢复。病人的运动功能恢复,自发病1-3个月恢复量最明显,早期的训练,对疾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按摩:手法轻柔、缓慢,进行时对上肢,从肩部,(患肢)经肘腕及各手指关节;下肢从患侧大腿起,经小腿外侧,踝及各趾,使其肌肉放松关节活动。
被动运动:在按摩的基础上,被动患侧的上、下肢各关节由大关节到各小关节,幅度运动由小逐渐增加,顺序渐进,以免引起患者的关节损伤或脱位。
主动运动:健侧应做慢速度的抗自身重力运动,以保持肌力,并尽可能带动患肢运动。
起坐练习:是偏瘫病人从床上起身到站立、行走的关键,尽早地练习起坐,可促进患侧功能恢复,重要的是可以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病人开始时先将半身抬高30-60度,如无不适可逐渐增加高度,直至借助支持物起坐,以后逐渐地将两腿垂于床下。
心理治疗: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主要心理变化是恐惧、绝望、烦躁等等。所以,在平时做各种治疗应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并和病人交谈,介绍疾病好转的情况和治疗的重要性,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以帮助病人进行言语训练,恢复病人的记忆。
总之,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治疗尤为重要,这对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重返社会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