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四策常备,糖尿病不可怕

[复制链接]
查看247 | 回复0 | 2023-6-10 21: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久病成良医

  笔者是一个患糖尿病多年的“老糖友”,糖尿病这种病虽然不像心脏病或者癌症来势汹汹,但是对于一个正常生活的影响恐怕还要大于前者。刚刚患病的时候我非常担心,不论是饮食和用药都战战兢兢,尤其是每次去医院测血糖又麻烦又痛苦。觉得糖尿病就像头上悬着的大石。

  好在我天性乐观,久而久之总结出很多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生活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为此病所扰。今天把我的经验奉献出来,希望能让还没患上糖尿病的人们引起重视,让更多的病友能够重新享受生活的快乐。

  第一策—认识隐患,防范未然

  不说大家也许还不知道,就在今年,中国已有超过9400万的糖尿病患者,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最可怕的其中只有50%的人是经过医院确诊的,剩下的一半还不知道。

  有关资料表明,应酬比较多、年龄在三四十岁的人,位于糖尿病临界线或已经是糖尿病的人数增加了很多,他们已经逐渐成为糖尿病的“主力军”。

  糖尿病的发病过程非常缓慢,很多人患病初期并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但是万一引起急性代谢紊乱,则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专家指出,由于糖尿病无法根治,所以,一旦“沾上”糖尿病就需终身用药。

  现在,从临床、体检和门诊来看,糖尿病人的数量有增长的趋势,大多是中年“应酬族”。

  这部分人坐得多、动得少,平时饮食也经常不注意,很多人都是外出就餐大鱼大肉喝酒,特别是那些大腹便便的男性,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

  “应酬族”每天大鱼大肉喝酒,容易导致营养过剩,使胰岛每天在过度工作。久而久之,胰岛负担过大,导致血糖不能正常控制,结果在“应酬族”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

  因此,专家指出,中年“应酬族”在应酬时,可以先吃些蔬菜和主食垫垫,不要空腹进食高糖分或者太油腻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积聚过多热量,使身体肥胖。

  注意营养均衡,多吃高纤维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等;增加运动,不要以为年轻就毫不在乎。

  另外,要坚持定期体检,有糖尿病的人更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随时记录下来,以了解自身的血糖控制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这些长期应酬的健康人群或处于临界状态的人,可以按照糖尿病人食谱的营养比例来调整日常饮食,如一日三餐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为65%、蛋白质的比例为15%、脂肪的比例为25%。根据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按此比例来配制,这样能有效预防中年“应酬族”患上糖尿病。

  第二策—自我检测,保驾护航

  得了糖尿病,最关键就是测血糖。血糖指数就像我们的生命指数,维持在绿色安全的范围内才行。所以血糖的自我测量就变得非常重要,可以说糖尿病就应该做自己的医生,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血糖这条安全线是什么,一般来说就是,空腹4.4-6.1,饭后的话4.4-8.0。糖尿病患友应该向医生请教您的血糖控制目标,因为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当您的血糖水平未达到控制目标时,请向医生咨询,对您的糖尿病控制计划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对您所使用的降糖药物及其剂量、饮食和运动计划进行调整。

  其次,万一血糖测出来不在这个基准线里面怎么办呢?请不要沮丧或者失去信心,而是利用您的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您的治疗方案。建议先预期您的血糖将在一个较大范围内波动,而不是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千万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测量结果不好而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治疗。

  最后,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测血糖。一旦您了解了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您就应该清楚地了解能够使您获得最佳血糖控制水平的信息。影响血糖的最重要的四个因素是饮食、运动、药物和情绪波动。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您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您的血糖,血糖值有助于您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您的血糖偏高或偏低。

  您平时应该测多少次血糖呢?

  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及血糖控制的实际水平来推荐适合您的日常监测血糖的次数。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的监测频率如下:

  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次。

  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该每天监测血糖1-4次。

  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2型糖尿病人应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的血糖。

  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患者或有其他急性病患者,应每日监测直至血糖得到控制。

  第三策—购买血糖仪,有备无患

  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友,我强烈建议您如果有条件,最好购买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要知道在以后的生活中,您将长期与糖尿病打交道,为随时掌握病情以帮助医生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您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买血糖仪当然是“不差钱”,但是要买到一款好的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以前我买过好几个,不是字太小看不清楚,就是测起来特别麻烦,看了3遍说明书扎了4次针还是没搞明白。

  幸好现在各家厂商的产品做得越来越人性化了,我最近买了个强生稳豪倍优型血糖仪,用了之后发觉真的做的太好了,前面说的那些烦恼都没了。强烈推荐给各位病友。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像我以前老记不清楚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有了这个功能,只要看见绿色,就代表血糖控制好,看到红颜色,就提醒我血糖太高了,要注意少吃点,多运动;蓝颜色就提醒我是不是血糖太低,有低血糖的风险。有了这样直观的功能,一目了然就指导自己的血糖是否在安全区域。

  测完血糖,还让我发现一个特别考虑周到的功能,只要推动仪器上的蓝色推杆,就可以自动推出用过的试纸,以前用的血糖仪都是用手拔出试纸,一不小心还沾上了血。现在这台稳豪倍优可是彻底解决这个顾虑,方便又卫生。

  第四策—科学用药,长治久安

  不论生活中如何注意,坚持科学用药,稳定控制血糖才是糖尿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型糖尿病患者应坚持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一般降糖药的同时则可以联合使用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具有平稳控制血糖作用的太罗(TAILUO)类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太罗不但能通过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胰岛β细胞,增强胰岛素的降糖活性来减轻胰岛素抵抗,有效地遏制2型糖尿病的“源头”,从而达到持久稳定控制血糖的目的。和其他降糖药不同,太罗不但不会造成低血糖,还能延缓患者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在这个“多事之春”给糖尿病患者全面地呵护。

  特别是对老糖友而言,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降糖药基础上联合服用像太罗这样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无需特别的饮食限制,每天只需一片,就能提供24小时血糖稳定控制,从而延缓糖尿病病程,用药极其方便。

  笔者所写的都是多年经历和医生教导,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出,最后,祝愿所有的糖尿病患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