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孕妇牙痛、牙龈出血的高发期。由于冬季天气寒冷热量消耗大,以及女性在孕期中内分泌的改变等原因,孕妇的饮食习惯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如少吃多餐、进食次数增多、偏爱酸甜零食等,再加上恶心呕吐,往往很难坚持做到每次餐后都刷牙。因此,本来孕前没有龋病或炎症的妇女,这时候也会患龋病、炎症;在怀孕前患有龋齿,往往在怀孕后加重,如果孕前有龋洞而未治疗,孕期就会发展成深龋或急性牙髓炎,剧痛会使人寝食难安。有吸烟嗜好的孕妇牙龈炎会更重,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还会增加胎儿畸形的危险。据估计,80%的孕妇在冬季会有牙疼、牙龈出血等牙科并发症。
精益齿科口腔专家关爱提醒:孕妇口腔感染会影响胎儿和自身健康。
孕妇牙痛、牙龈出血对胎儿和自身健康的影响
美国一所研究机构对早产儿与不足月儿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患有严重牙龈疾病的妇女更容易早产。因为引起牙龈疾病的细菌可进入血液,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产。在死亡婴儿中有2/3是早产儿,其中18%的早产是孕母牙龈疾病引起的。
另据有关资料分析,母亲牙龈疾病感染胎儿,会使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还可能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
此外,口腔慢性炎症及各种长期的机械性刺激,例如残留的牙根、镶得不好的假牙、牙槽突的锐缘以及牙石等,可使孕妇的牙床长出一个肿物———“妊娠瘤”。虽然它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毕竟会给人带来异物感。多数孕妇分娩后会逐渐缩小,个别人仍不消退,应到医院及时诊治。
牙龈疾病比较严重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脏病和中风,尤其是孕妇,罹患这些疾病还能增加难产的机率。
精益齿科口腔专家关爱提醒:孕妇牙痛、牙龈出血应当以护理为主,治疗最佳时机是怀孕前,孕期治疗一定要避免头三个月和后三个月。
孕妇牙痛、牙龈出血怎么办
1.牙齿治疗的最佳时机是怀孕前,如果怀孕之前治疗牙病,怀孕期间就不会遭受牙病之苦了。如果必须在孕期接受牙科治疗,最好在怀孕之初就和牙科医生商订一个治疗的具体时间安排。牙齿治疗过程中疼痛对孕妇的刺激在妊娠早期(1-3月)治疗有可能引起流产,妊娠后期(7-9月)胎儿发育进入关键时期,许多药物以及麻醉不能使用,所以合适的治疗时间是妊娠中期(4-6月)。一个负责的牙科医师会根据准妈妈的病情和全身情况安排好治疗方案。牙科X线片是牙科医生诊断龋齿和其它牙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一般应避免在孕期拍摄X光片。
2.最重要的是,不可因牙痛而自己乱吃药,否则会对自己和宝宝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这种不良后果可能会是终生性的。准妈妈应告诉牙科医生,目前自己正在服用什么药,以免药物之间发生不良作用。有些用于消毒的药物已被证明具有致畸作用,所以,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处理。
3.孕期口腔卫生:怀孕期间的口腔卫生应该做得比平时更好。一天中很可能会吃很多东西,如果不及时把食物残渣清理掉,蛀牙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所以除了正常的一天三次刷牙外,最好每次吃东西后,都要及时漱口。在牙膏的选择上,准妈妈们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含有药物成分的牙膏、牙粉产品,选用含氟牙膏;要选用刷头小、刷毛软、磨毛的保健牙刷;刷牙时,一定要用温水,这样可以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4.孕期营养补充: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营养平衡。除了充足的蛋白质外,维生素A、D和一些无机物如钙、磷摄入也十分重要。孕期容易缺钙,不仅妈妈们会受到伤害,甚至还会殃及宝宝的牙齿。在补钙的同时,不妨多到户外散散步,既锻炼身体,又可以从阳光中获得维生素D,参与钙合成。除了适量使用含氟牙膏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多吃些含氟食物。多喝矿泉水,它是氟的天然来源,能够满足人体对于氟的需求量。怀孕期间增加摄入营养素,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母亲的作用,使肌体组织对损伤的修复能力增强,对胎儿的牙齿和颌骨的发育也有帮助。
5.孕期饮食习惯: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荠、芹菜、萝卡等;忌酒及热性动火食品;勿吃过硬食物,少吃过酸、过冷、过热食物。
6.孕期情绪调节:脾气急躁,容易动怒会诱发牙痛,故宜心胸豁达,情绪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