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 警惕 胎记变成肿瘤

[复制链接]
查看158 | 回复0 | 2023-5-5 17: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胎记”的传说有很多,有的很神秘,有的很美丽。但因为“胎记”而查出了问题的,大家听到的并不多。20岁的晓洁就遇到了这样的怪事:她从娘胎里带来的“胎记”,差点变成了癌。这是怎么回事?

  在一次体育课上,晓洁长跑后感觉到右脚的大脚趾比较疼,而且湿漉漉的。回到宿舍后,她脱下袜子一看,那块“胎记”被磨破了,流出的血水把袜子都弄湿了。“胎记怎么会破呢?”她的脑子里窜出这个念头,但这个疑惑也就是一闪而过。随后,她用创可贴贴在了破损的地方。

  可是,没过多久,晓洁的“胎记”又被磨破了。这下她心慌了,就找到医生咨询。医生查看了她的症状后,告诉她,应该尽快把这个部位切除掉,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有继续扩大的可能。虽然有点想不通,但“胎记”不断被磨破,已经影响到了晓洁的生活,她最终还是接受了手术。医生对切除下来的“胎记”进行了病理检查后发现,如果不切除,就有癌变成黑色素瘤的危险。

  解读:什么是胎记

  胎记在医学上称为“母斑”或“痣”,是皮肤组织在发育时异常的增生,在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的异常。胎记可以在出生时发现,也可能在初生几个月后才慢慢浮现。胎记一般可分为色素型及血管型,常见的色素型包括太田母斑、先天黑色素母斑、咖啡牛奶斑等,血管型则包括葡萄酒色斑、草莓样血管瘤等。

  胎记颜色的简易自我诊断

  ·黑色胎记:黑色素细胞痣、先天毛发性黑色素母斑、兽皮样黑痣、斑痣

  ·青色胎记:蒙古斑、太田母斑、伊藤母斑、青色母斑

  ·褐色胎记:咖啡牛奶斑、贝克氏母斑

  ·红色胎记:葡萄酒色斑、焰色痣、草莓样血管瘤

  ·紫色胎记:皮肤静脉瘤、海绵样血管瘤

  ·肤色胎记:表皮母斑、 皮脂母斑、结缔组织痣

  什么样的胎记有危险?

  新生儿的胎记发生率约为10%,可以说是非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记只是影响美观,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有些胎记会合并身体器官的异常,甚至有恶性变化的可能,必须积极治疗。例如有些海绵样的血管瘤增生过快,会造成肢体残缺,不只外观不好看,还造成功能障碍。甚至血管瘤扩张速度太快时,会形成组织坏死,过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机能低下,出血不止。有些长了毛的兽皮样黑痣,可能日后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癌变,癌细胞转移后导致死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