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上种植“干细胞” 肝硬化不用开膛破肚换肝脏

[复制链接]
查看175 | 回复0 | 2024-4-15 22: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肝脏上种植“干细胞” 肝硬化不用开膛破肚换肝脏
安徽首家医疗院士工作站成功完成第一例干细胞移植
来自合肥的陈先生19岁时发现自己总是腹胀,历经50年折磨,如今69岁的他已经迈入肝硬化晚期,本想进行肝移植手术,无奈等待多年也没找到合适的肝源。926日,随着320m1的干细胞注射液缓缓注入李先生的肝动脉,陈先生成为滨湖医院吴祖泽院士工作站第一位进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吴祖泽院士工作站为我省首个医疗院士工作站。医生表示,种在陈先生肝脏上的干细胞将会分化出新的肝细胞,帮助陈先生恢复肝功能。
记者在病房见到陈先生时首先注意到他脸上和脖子上斑斑点点的“蜘蛛痣”,中心部位是圆形的小血管瘤,周围伸出众多细长的毛细血管,医生解释说它们外型上近似红蜘蛛爬在皮肤上,因此得名蜘蛛痣。“蜘蛛痣被成为肝功能衰竭的警示灯”,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彭琼主任介绍说,蜘蛛痣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扩张症,青春期少女和怀孕期妇女若是出现蜘蛛痣一般是因为体内雌激素变化引起,对于男子或是老年女性若是出现蜘蛛痣则应警惕肝硬化、肝癌等肝病。
五年前,陈先生的脸上和脖子上开始大面积地涌现这样的蜘蛛痣,医院确诊为肝硬化后,陈先生和家人一直在积极地寻找肝源,准备做肝移植手术。“对于肝硬化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肝移植,但肝移植不仅配对困难,手术费用也比较高”,合肥市滨湖医院吴祖泽院士工作站的负责人刘尚全博士介绍说,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费用只有肝移植的二十分之一,关键是手术创伤非常小,病人基本没有什么痛苦,也不容易出现排异反应。
先生是合肥市滨湖医院吴祖泽院士工作站进行干细胞移植的第一人,吴祖泽院士工作站于今年83日开诊,是我省第一个医疗院士工作站。吴祖泽院士是我国干细胞移植领域的领军人。对于干细胞的分离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患者的骨髓中分离干细胞,另一种是从脐带血中分离,考虑到病人病情严重而且年纪较大,患者最终选择了后者。
“干细胞移植36个月的时候,干细胞分化的新肝细胞将快速增加,到时候,受损的肝细胞将得到修复,患者的肝功能将逐渐恢复正常”,刘博士介绍说,脐带血干细胞在医学界又被成为“万用细胞”,是一种繁殖和复制能力极强的原始细胞,而且繁殖和分化的速度极快。20ml的脐带血肝细胞注入到陈先生的体内后,这些干细胞将在陈先生的病肝上生根发芽,并逐渐“开花结果”分化出新的肝细胞。
据了解,滨湖医院吴祖泽院士工作站还将在多个领域加强研究,通过干细胞移植这项全球顶尖技术为安徽百姓治疗恶性肿瘤、糖尿病、缺血性疾病和重症肝炎做出更多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