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 紫癜的症状产生的原因

[复制链接]
查看228 | 回复0 | 2023-7-3 21: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之后,提示血小板减少与对原发感染的免疫反应间有关。慢性型患者中约半数可测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隐袭,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女性为男性的岁。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

      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的潜伏期多在岁以下儿童。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且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目前西医方面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激素和输血治疗,而且长期用药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健康的隐患,而中医中药则是根据病因进行辨证施治,避免强制升血补血,更避免了激素治疗对身体的伤害,疗效也是很显著的,像养血润脾汤等等。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