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容易患感冒

[复制链接]
查看117 | 回复0 | 2024-8-2 21: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容易感冒指一些人一年感冒八九次以上,或每个月都感冒,或一个月好几次。还有人平时常处于感冒状态,前次感冒未愈,下次感冒又起,整天咽痒咽痛、浑身发紧、头脑不清。体质比较差、免疫力低下的、健康原动力不足的人,常在别人没感冒时就先病了;感冒后症状比别人重,发烧不退;感冒时间长,迁延难愈。感冒是万病之源,反复感冒会并发肺炎、心肌炎症、急性肾炎等病,老年人还会诱发和加重慢性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因此对于容易感冒的人最重要的是预防,关键是要提高健康原动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防病能力。增强全身以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局部的免疫功能,就能杀灭从呼吸道入侵的病菌和病毒,从而彻底改变容易感冒的状态。  
  蒜头冰糖对感冒的奇效  
  此配方对容易感冒、扁桃腺发炎、有鼻病的人是最好的天然药品,若是有百日咳的孩子更是每天要漱囗、饮用一次。事实上,蒜头冰糖适用任何体质的人,即使正在服用西药的人也可以。但是胃部、腰部突出 、高血压、精神不安定、眼睛出血的人不要饮用它,只要用来漱囗一样可达到喉咙杀菌的效果。  
  作法是将去膜的蒜片浸在冷开水的密闭容器中6、7小时后,用纱布将蒜头滤清,加入打碎的冰糖,再用小罐子装好,分别密封要用时打开即可。须注意的是,制作蒜头冰糖时动作要快,若让臭味散发掉效果就差了,蒜头冰糖最好当天用完,尽可能在它的气味最浓时用完,效果才好  
  服法::利用蒜头冰糖漱囗时, 要将它在囗腔中停留一会,然后在吞入。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感冒?
  1.偏食者  
  有些人到了冬天经常感冒,尤其是小孩三天两头感冒,就应考虑是否由于偏食引起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缺乏症所致。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物质,它可以提高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杀菌和抗病毒的能力,除可以减轻症状外,还可以缩短病程。  
  从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C越多,防治感冒效果越好。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稳定人体上皮细胞膜,维持皮肤和黏膜结构的完整,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当维生素A缺乏时,淋巴细胞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白细胞吞噬细菌能力明显下降,红细胞的更新模式也受到抑制,在病毒细菌的侵袭下,呼吸道黏膜这道屏障防线的功能就会被削弱,发生呼吸道感染也就不足为奇了。  
  2.不及时增减衣服者  
  俗话说:“寒从足下起”,把双足保暖工作做好了,对预防感冒特别重要。  
  医学研究认为,脚上穴位达66个之多。它们参与气血运行、联络腑脏,沟通内外,贯穿五脏六腑。足部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神经联系,如果足部受凉,则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减少,就会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弱,致使局部抵抗力降低,病菌病毒乘虚而入,使人易患感冒。尤其是老年和小儿,因抵御寒冷的能力低,一旦足部受凉,更容易感冒。  
  3.喜吃“三高”食品和咸食者  
  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食盐过多会使唾液分泌到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降低了包括干扰素在内的抗病因子的分泌,病毒就可乘机侵入上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冒。食用过多的糖,不仅会导致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因为糖有利尿作用,会导致体内失水,引起口干舌燥及上火症状,从而易发生上感。  
  此外,过多吃糖,也会加重儿童缺钙和维生素B1的消耗,致使体虚多汗,免疫力下降,反复出现感冒。  
  4.精神紧张者  
  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人鼻咽部干扰素、核酸酶等抗病毒物质明显减少,免疫功能也会下降而易患感冒。  
容易感冒者怎样预防感冒  
  有些人特别容易患感冒,感冒后出现咳嗽或腹痛等,不仅痛苦,而且 影响工作,加重家庭经济开支。在此介绍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以供读者 选用。  
  一、中草药防感冒  
  方一:黄芪12克,防风6克,白术10克,大枣2枚(打烂)。  
       用法:每日1剂,放保温杯内,冲 入开水泡15分钟后频频饮用。饮完后,可再冲入一杯开水。  
  药物增减:如易有咽喉干痛者加玄参6克;感冒易发热者加金银花10克;平素大便秘结者加牛蒡于10克; 疫情报告可能会有流行性感冒发生时加贯众10克(孕妇忌用)。  
  方二:蒲公英10克,板蓝根10克,荆芥6克,大枣2枚。  
  用法:同上。如嫌苦可加甘草4.5克。  
  药物增减:胃部隐隐作痛加台乌8克,佛手8克;有胃痛且又易喉痛者加救必应6克(又称熊胆木、九层皮)。  
  方三:法半夏8克,陈皮6克,紫菀10克,甘草6克,紫苏叶10克。  
  为预防感冒剂,适用于平素咳嗽多痰,一旦感冒后咳嗽加剧,久不痊愈者。  
  药物增减:痰黄去陈皮,加鱼腥草15克l;发低热去陈皮,加黄芩7克;痰多而又睡眠不好,加石菖蒲6克。  
  二、艾灸预防感冒  
  艾灸法是用燃烧的艾条温灸人体特定的穴位,从而达到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感冒,甚至还有保健强身的作用。读者可根据个人的状况,用艾灸法配合药物、食疗,达到增强效果的作用。  
  艾灸方法:可到药店购买艾条,也可以到野外采集艾,晒干切细,搓成艾线,然后用纸卷成艾条备用。使用时;将艾条一端点燃,距离穴位1寸高左右熏烤,使被灸皮肤有沮热面舒适的感觉,以灸至皮肤发红为止,一般灸1~10分钟。可固定在一穴施灸,也可作缓慢环绕穴位施灸。眼睛周围不宜施灸。以下介绍2个常用保健强身穴。  
  1.足三里穴:在左右小腿,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共两穴。该穴是针灸重要的强身健体穴位,不仅可预防感冒,而且可增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对膝关节疾病、胃肠病、贫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左右两穴各灸5~10分钟,可早晚各灸1次。  
  2.大椎穴: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柱棘突之间。共一穴。具有预防或治疗感冒的作用,又可治疗颈项病。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5~10分钟。特别是天气变化,易感冒的季节艾灸更有疗效。  
艾条的燃烧力极强,施灸完毕一定要将艾火完全熄灭,以免引起火灾!  
  三、筒易食疗防感冒法  
  方一:羊胎盘三分之一个(即一个羊胎盘分3次用),炒黑豆45克,川芎4.5克,当归4.5克,蜜枣2枚,新鲜猪肉65克。制法:将羊胎盘洗净,与黑豆、川芎、当归、猪肉共煮汤,日分2次当菜佐餐,可连服3剂,每周服3剂,连续用3周。效能:补益健体,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感冒。  
  方二:田鼠肉(干货65克,鲜货125克),黄芪10克,淮山35克,蜜枣2枚,生姜3片。制法:将洗净的田鼠肉与黄芪、淮山、蜜枣共煮汤,汤开后文火煮1小时。日分2次佐餐食用。效能:补益气血,增强体弱者抗感冒和耐寒能力。

  治感冒自助餐  
  对于感冒虽然我们不能制服它,但我们还是有预防和缓解症状的办法,在又一个感冒多发季来临之时,一些对付感冒的方法,你都可以试试。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生吃大葱  
  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吃,不仅可口,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冷水浴面  
  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  
  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鼻子插葱  
  感冒后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可以睡觉时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鲜葱条,3小时后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值得提醒的是:首先,葱条要选择粗一点,细了,一是药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其次,若患者的鼻腔接触鲜葱过敏,可在葱条的外面包上一层薄薄的药棉。  
  白酒擦身  
  用铜钱、硬币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轻刮前后胸、曲池及下肢曲窝处,直至皮肤发红发热,然后喝一碗热姜糖水,约15分钟后便大汗淋漓。汗后周身轻松舒适,此时注意免受风寒,感冒很快痊愈。  
  可乐煮姜  
  鲜姜20至30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用铝锅煮开,稍凉后趁热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呼吸蒸汽  
  初发感冒时,在杯中倒入开水,对着热气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可减轻鼻塞症状。  
  热风吹面  
  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少症状,加速痊愈。  
  蒜泥蜂蜜  
  将等份的蒜泥与蜂蜜混匀后,用白开水送服,每次一汤匙,每天4至6次,对治疗流感有佳效。  
  香油拌蛋  
  将一两香油加热后打入一鲜鸡蛋,再冲进沸水搅匀,然后趁热喝下,早晚各服一次,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后的咳嗽。  
  凡感冒之人,宜分清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分别适宜选用以下食物。  
  生姜  
  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发汗、解表祛风作用,适宜风寒感冒者食用。民间常以生姜3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俗称生姜红糖茶,频频饮用,汗出即愈。  
  葱白  
  性温,味辛,具有调节体温,使汗腺的排汗工作正常的作用,并可减少和预防伤风感冒的发生。适宜风寒型伤风感冒者食用。在民间,初起感冒时,常用葱白连同葱头与豆豉煎水喝。也可用细葱2~3茎,与生姜1片煎水代茶饮。身体虚弱或年老体弱之人,受凉感冒后,最适宜用葱白3~5茎,同大米煮成稀薄粥,频频食用。  
  紫苏  
  性温,味辛,有发汗、散寒、退热作用,对风寒感冒之人宜食。若气虚之人风寒感冒时,宜用紫苏叶同大米煮成稀粥食用。由于紫苏所含的特有的香气是紫苏乙醛,即紫苏精油,易于挥发,所以,煮紫苏粥时宜在稀粥临熟时加入紫苏叶10克,稍沸即可,不宜久煮。  
  金银花  
  有清热作用,中医常用以治疗风热感冒。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介绍:“金银花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咳嗽。制成凉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凡夏季风热感冒,发热咽痛者,宜用金银花泡茶频饮。  
  荷叶  
  适宜夏天风热感冒者食用,它有清暑作用。《滇南本草》云:“荷叶上清头目之风热。”《本草再新》也说:“清凉解暑,止渴生津,解火热。”所以炎夏酷暑之季,用荷叶煎水代茶,频频饮用,对预防和治疗暑热感冒,最为适宜。  
  薄荷  
  性凉,味辛,有疏风、散热、利咽喉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说:“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适宜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者,泡茶饮用。  
  白菊花  
  风热感冒者,宜用白菊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尤其适宜夏天炎热时饮用,它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祛暑的功效。

  豆豉  
  性平,能解散表邪,民间常以豆豉与葱白同用,或煎汤饮,或煮粥食,无论对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均宜,有发汗、退烧的效果。  
  芫荽  
  性温,味辛,风寒感冒者宜食。民间喜用芫荽、饴糖各30克,加米汤半碗,蒸熟食用。  
  菊花脑  
  在江苏南京地区常作为夏令佳蔬。性凉,味甘,有清热、凉血、祛暑、降火、清利头目的作用,最适宜夏季风热感冒,发热口干,咽痛口苦,头痛目赤者熬汤食用。  
  橄榄  
  又名青果。有清肺、利咽喉、化痰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合并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民间习惯用鲜橄榄3~5个,劈开,鲜萝卜(红皮、白皮均可)半个至1个切开,煮水代茶饮。古人誉之为“青龙白虎汤”,对风火喉痛、喉间红肿,颇有食疗效果。  
  地瓜  
  能生津止渴,可生啖或煮食。《陆川本草》记载:“生津止渴,治热病口渴。”适宜风热感冒、发热口干、头痛烦渴时食用。  
  荸荠  
  适宜风热感冒之人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口干作渴者食用。它有清热、化痰、止渴的效果,或生食,或煮食,或榨汁饮用均可。若与海蜇皮一同煎水喝,其化痰止咳作用更好。  
  梨子  
  性凉,味甘,能生津、清热、化痰,适宜风热感冒、发热、口干渴、咳嗽痰黄时,随意食用。民间习惯对风热感冒咳嗽者,用生梨1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炖水服。  
  萝卜  
  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者,尤为适宜。民间有用萝卜(红皮辣萝卜更好)洗净,不去皮,切成薄片,放于碗中,上面放饴糖2~3匙,搁置一夜,即有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服,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  
  辣椒  
  大辛大热,辛能发散,热能祛寒,故有散寒发汗之功,这对感冒风寒,恶寒无汗者尤宜。所以,《药性考》中指出:“温中散寒,除风发汗。”风寒感冒食之则宜,而风热感冒切忌服食。  
  绿豆  
  有清热消暑作用,炎夏酷暑的风热感冒之人,食之最宜。《本草汇言》中认为:“绿豆清暑热,静烦热,润燥热,解毒热。”民间也常用绿豆汤治暑热天感冒。  
  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的功用,夏天风热感冒者宜食之。《日用本草》指出:西瓜能“清暑热,解烦渴”。《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一切热症”。风热感冒之人发热口干咽痛时,食之颇宜。  
  甘蔗  
  性寒,味甘,能清热,生津。风热感冒之人发热、口干、咳嗽时,宜食之。《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甘蔗还有“利咽喉”的作用,风热感冒咽喉疼痛不利者,食之还能清火利咽。  
  胖大海  
  性凉,味甘淡,能清热,利咽。清代名医张寿颐认为:“胖大海善于开宣肺气,并能通泄皮毛,风邪外闭,不问为寒为热,并皆主之。”因其性凉,故以风热感冒者为宜。  
  罗汉果  
  性寒,味甘,能解热、清肺、止咳。因此,风热感冒,发热咳嗽者宜食之。《岭南采药录》认为罗汉果能“理痰火咳嗽”。《广西中药志》说它“止咳清热”。故只宜风热感冒,而不宜风寒感冒者食用。  
  大蒜  
  性温,味辛,有防治感冒作用,无论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者皆宜。《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介绍:“感冒,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大蒜、葱白、生姜适量等份,煎汤温服,出汗即愈。”《本草衍义补遗》中指出:“大蒜,性热善散,多用于暑月。”《本草纲目》亦云:“夏月食之解暑气”。故凡感冒之人,皆宜食用。  
  扁豆  
  性平,味甘,有清暑化湿的作用。夏季暑湿感冒之人,食之最宜。中医认为,暑多挟湿,尤其是到了长夏梅雨季节,最易引起暑湿感冒,发热身重,困倦乏力,呕吐腹泻等,宜用扁豆煮食,或用扁豆花亦可。  
  芦根  
  即芦苇的根茎,性寒,味甘,有清热,生津,止渴,化痰的作用。夏天风热感冒者,食之最宜。《药性论》认为芦根“能解大热”。《日华子本草》亦云:“治寒热时疾烦闷。”凡属夏季风热感冒,高热口渴,咳吐黄痰时,食之颇多裨益。《食物中药与便方》中还介绍:“预防流感:芦根30克,鲜萝卜120克,葱白7个,青橄榄7个,煮汤代茶。”  
  冬瓜  
  为夏令瓜菜,性凉,味甘淡,能清热祛暑。《本草再新》中说它“解暑化热”。《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冬瓜能“消暑湿”。因此,夏季风热感冒发热口于者,食之颇宜。  
  丝瓜  
  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凡热病之人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者皆宜。《陆川本草》中记载:丝瓜“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因此,夏天风热感冒之人发热口干咳痰者食之,尤为适宜。  
根据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凡风寒感冒者宜吃温热性或平性的食物,诸如醋、胡椒、花椒、肉桂、大米粥、砂仁、金橘、柠檬、佛手柑、洋葱、南瓜、青菜、赤小豆、黄芽菜、豇豆、杏子、桃子、樱桃、山楂等;风热型感冒者还宜食用的寒凉性物品,如苹果、柿霜、枇杷、柑、橙子、猕猴桃、草莓、无花果、旱芹、水芹、蕹菜、苋菜、菠菜、金针菜、莴苣、枸杞头、豆腐、面筋、瓠子、地瓜、黄瓜、马兰头、菜瓜、绿豆芽、柿子、香蕉、苦瓜、番茄等。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