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开车上路慎服这些药

  [复制链接]
查看765 | 回复3 | 2024-9-19 17: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家庭医生报》报道,目前,我国机动车驾驶员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率也在逐年上升。有一部分就是由于驾驶员在驾车前服用了某种药物,由药物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让驾驶员朋友对这些药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下面按照服药后产生的效果进行分类:
                                 12467415318368732360[1].jpg
       服药后“想睡觉”型药物
  顾名思义,这种药物在服用后使驾驶员有嗜睡、困倦、疲劳等症状,主要代表药包括:
  1.感冒药 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速效感冒胶囊、感冒通以及一些止咳糖浆等。这些复方制剂中通常都含有抗组胺药的成分,这就是引起嗜睡症状的主要药物成分。因此,在服用此类药物时一定注意看药品成分,或者尽量避免服药后驾车。
  2.抗过敏药 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服药后,有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口干、倦乏等副作用。
  3.镇静催眠药 地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可诱导睡眠。
  4.质子泵抑制药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偶有疲乏、困倦反应。
  5.抗高血压药 利血平、甲基多巴等中枢抑制药,较大剂量时可引起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服药后“反应慢”型药物
  主要是止痛药物,这类药物在服用后往往会影响驾驶员的中枢神经系统,使驾驶员整体反应速度变慢,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代表药品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等。
  服药后“兴奋”型药物
  在驾驶车辆时如果处于兴奋状态,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代表药物有:硝酸甘油、洛贝林等。驾驶员服用后,在开车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方向盘,对刹车、油门的感应降低,十分危险。
  服药后“被酒驾”型药物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乙醇(酒精),如果服用完立即做吹气实验有可能显示为“酒驾”。类似药物有;复方五味酊、养阴清肺糖浆、人参蜂王浆及金喉健喷雾剂。驾驶员应尽量避免服用上述药物后立即驾车,可休息一段时间后上路。
月季 | 2024-9-19 17: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合肥大人 | 2024-11-29 16: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车的朋友一定要看看喔!不错的文章!
清凉油 | 2024-12-7 15: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必要了解了。。。支持中!{:soso_e16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