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症是指由于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一般把婚后同居2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女方未怀孕,称为不育症。发生率为10%左右。其中单属女方因素约为50%,单纯男方因素约为30%,男女共有约20%。男性不育症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绝对不育和相对不育两种。
男性生育要具备以下条件:
1.发育优良的精子; 2.正常的性功能; 3.畅通的输精管。
男性不育临床上的分类:
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不育,原发性指婚后女方从未受孕过;继发性指婚后曾有孕育史,而后再未受孕。又可分为绝对不育和相对不育,前者指完全没有生育的能力,如无精子症;后者指有一定的生育能力,但生育力的各项指标低于怀孕所需要的临界值,或由于其他因素影响孕育,造成暂时不育,如精子减少症。 也可分为性功能障碍和性功能正常两类; 后者依据**分析结果可进一步分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精子无力症和精子数正常性不育。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人类生殖问题认识的提高以及男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男性不育的发现率逐步增高,已引起男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中医疗法
经穴:神门、通里、内关、间使、外关、合谷等。 反射区:肾、肾上腺、脾、生殖腺、输尿管、膀胱、肺、垂体、心脏、肝、胃、前列腺、脊柱各区等。 反应点:命门点、肾点、肝点、心点、三焦点、心悸点、安眠点、会阴点、痉挛刺激点等。 全息穴:生殖穴、肾穴、肝胆穴、心肺穴等。
3楼
男性不育临床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1.肾阳虚型男性不育。 证见面色? 白,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腰酸腿软,性欲低下,小便清长,夜尿多或频数,舌淡嫩,苔白润,脉沉弱或微细。
2.肾阴虚型男性不育。 证见面颊烘热或潮热,五心烦热,消瘦,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酸,或便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弱。
3.肾阴阳两虚型男性不育。 以上肾阳虚及肾阴虚证可并见。治疗以温肾助阳、滋肾益肾为主要**。
用药不宜偏执,治阳者当于阴中求阳、补阴者当于阳中求阴,在补肾的同时还要注意兼证:若兼气虚者加补气之品,血虚者增养血之药,有湿热者佐以清热利湿,有瘀血者辅以活血化瘀。常用方药有: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加减,肾阴虚用知柏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肾阴阳两虚用大补元煎加温肾壮阳药,兼气血亏虚用八珍汤加益肾之品,兼湿热下注用二妙丸加补肾之药,并可配合针灸、推拿、气功以提高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