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为主。据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手段对临床治愈的贡献仅仅为22%、18%和5%。而且手术治疗对病人创伤大、复发率较高;放、化疗给在杀死增殖期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及机体的免疫、造血功能也有很大损害,且肿瘤细胞容易对放、化疗产生耐药性。
但是,随着近年来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一些新兴的治疗手段和技术,如微创治疗技术和生物疗法等。
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日臻成熟,微创治疗在肝癌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微创治疗的特点是创伤小,能直接作用于肿瘤病灶杀伤肿瘤细胞,对全身的免疫功能损伤较小,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目前临床的统计数据表明经2-3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创消融术后,肝癌的完全坏死率可达90%左右,体内仍有残余的肿瘤细胞存在,加上肝癌患者的肝炎及肝硬化背景等致病因素持续存在.肝癌的复发率仍较高。因此,在微创治疗后,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巩固治疗方法.来防止和抑制肝癌的复发和转移。
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专家介绍,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肝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肝癌容易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将现有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手术及介入微创治疗与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目前探讨的热点。近年来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对抑制原发性肝癌的复发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CIK细胞来源于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过多种细胞因子的激活和一段时间培养而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其主要效应细胞的表面标志为CD3 CD56 ,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高效和非MHC限制性的特点.是一类杀瘤活性强和抗瘤谱广的新型抗肿瘤效应细胞,是目前过继免疫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CIK细胞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清除肿瘤患者体内微小残余病灶,防止复发的作用,其抗肿瘤的作用的主要机制是:①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② 活化后产生大量炎性细胞达到抑瘤、杀瘤作用:③诱导肿瘤细胞凋亡;④促进T细胞增殖活化。施明等观察CIK细胞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实验表明,CIK细胞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瘤率可达84.7%。Tadatoshi Takayama等证实对术后肝癌患者进行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能大大降低肝癌的复发率。
309医院国际肿瘤治疗中心专家还介绍说,经过两年多时间了努力,数百次的实验,终于研发出了最新一代的DC-CIK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之前的DC-CIK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也可称为第一代DC-CIK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进行CIK细胞、DC细胞或DC-CIK细胞的培养技术都是首先用血细胞分离机体外循环病人4000-8000毫升外周血,提取出外周血里的单个核细胞,然后在GMP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获得具有抗癌活性的CIK、DC或DC-CIK免疫细胞。此过程中用血细胞分离机大剂量提取肿瘤病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幼稚细胞)可能会对病人的免疫系统造成损伤,临床操作时具有较大风险,很多肿瘤病人由于身体虚弱而无法完成此过程。最新一代的DC-CIK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彻底改变了第一代DC-CIK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不足,只需用40-5O ml外周血分离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l2-l4天,即可获得1.Ox1010以上的CIK细胞或DC细胞。
肝癌的微创治疗与CIK细胞免疫治疗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微创消融对原发性肝癌治疗降低肿瘤负荷后,进一步从肝动脉灌注CIK细胞进行细胞免疫治疗,结果表明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抑制原发性肝癌复发,提高生存期具有明显的作用。
在这些高科技治疗手段下,肝癌不再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