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纸风铃 于 2011-1-7 13:27 编辑
中国作为世界上烟民最多的国家,早在03年就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按照这个公约,自2011年1月9日起,中国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根据报告,我国男性吸烟者总数达3.4亿,现在吸烟者人数为2.9亿;女性吸烟者总数为1639万,现在吸烟者人数为1046万。男性吸烟率一直处于高平台期;女性吸烟率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总吸烟人数为3.56亿,较2002年调查结果有所上升;现在吸烟者人数仍然为3亿,和2002年相比没有变化。 并且 无论男性或女性,教育程度越高,吸烟水平越低。2010年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男性人群现在吸烟率为40.3%,而文盲半文盲以及小学教育水平的男性人群现在吸烟率分别为55.7%以及57.3%。与此同时,2002年以来,我国吸烟者的戒烟意愿没有增加,高复吸比例也没有得到改观。
烟草业净效益已呈负值
尽管现阶段烟草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地位,但由吸烟导致的医疗费用及生产力损失正逐年增加且增幅持续扩大,烟草业带来的综合效益已呈负值。 烟草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健康危害型产业,成为经济转型、产业转型的重中之重。 评估显示,我国控烟履约政策执行不力 6日发布的《控烟与中国未来——中外专家中国烟草使用与烟草控制联合评估报告》指出,根据评估,我国控烟效果微弱,吸烟率居高不下,控烟履约绩效得分低,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差距巨大。 我国还开展了大量创建无烟环境的项目和活动,包括“无烟奥运”“迈向无烟中国”“创建无烟医学院校”等。据不完全统计,这些项目已覆盖近百座城市,覆盖人口达3亿。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颁布了控烟法规,例如2009年,上海、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地方性法规,并于2010年3月生效。 但烟草企业及其烟草相关利益集团同样实施了大量反控烟活动,例如否定吸烟危害健康的科学结论,歪曲宣称吸烟者的权利,采取降焦减害宣传策略误导公众,通过赞助和促销等活动变相进行烟草广告和营销等。
生活中: 热播电影中的男主角们手里夹着烟,悠然出现在荧幕;电视剧中吸烟场景不断;火车站、宾馆烟头依然随处可见;香烟的包装盒上印刷的图案依然精美;吸烟的人在居室里、在办公室和公共楼道中仍旧“吞云吐雾”……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5年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景象。“烟草全面控烟刻不容缓,一定要尽快行动拿出具体举措来控制烟草。”专家们大声疾呼。 控烟5年:艰难小步前行 烟雾背后的困境 对于当前控烟的困境,专家们有着清醒的认识。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吸烟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烟草广告很常见,有的地方甚至还建了烟草博物馆。
“很多人并没有把吸烟当成一种丑陋的行为,反而认为吸烟是‘很男人’的一种表现。”支修益说,“烟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一种拉近关系的媒介。生人见面敬烟显得很客气。人们还经常把香烟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当香烟影响人的行为模式,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介质的时候,控制烟草的难度和阻力就很大了。”
控烟之路还要走多远 在中国履行公约5周年之际,也正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好机遇,也让人们看到了控烟的希望。 四分之三以上国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危害 根据报告,目前中国成人中,笼统说出吸烟可以引起严重疾病的知晓率为81.8%,吸烟会引起肺癌的知晓率为77.5%,吸烟会引起中风和冠心病发作的知晓率为27.2%和38.7%。而知晓吸烟会引起中风、冠心病和肺癌三种疾病的比例更低,仅为23.2%。 与此同时,笼统说出二手烟会引起严重疾病的知晓率为64.3%,知晓二手烟会引起成人冠心病、儿童肺部疾病和成人肺癌的比例分别为27.5%、51%和52.6%。而知晓二手烟会引起三种疾病的比例更低,仅为24.6%。
我们在这场浩大的禁烟战争中,会胜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