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总会强拉着我们去防疫站打针,印象中的"白大褂"给我们的童年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忆,那种疼痛的记忆伴着“防疫站”三个字刻骨铭心。2003年,中国人民战胜了“非典”疫情,“非典”也改变了中国人对疾病防控的决心,疾控中心这个全国性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如今老百姓口中的“防疫站”不仅仅只是打预防针这么简单,它还承担着疾病防控、病媒生物控制、疫情和公共卫生监测、病原微生物检验等使命。全国正在建立健全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严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疾控中心便是这些工作的前哨。
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每天都在“守护着健康”,但平常老百姓只有在打预防针、体检的时候才能想到疾控中心,认识还停留在“防疫站”的层面。7月5日,安徽健康网特别策划走进基层,来到合肥市蜀山区疾控中心,跟随一名普通的检验工作人员,了解“疾控人”的工作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