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易发症及应对措施

[复制链接]
查看31 | 回复1 | 2025-3-11 16: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伏天,天气干燥、闷热,气温持高不下,人往往会感到食欲不振、心情烦躁,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仅如此,夏季也是各种细菌滋生,多种疾病易发的季节。如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中暑以及皮肤病等。为此,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与大家一起看看夏季易发症及应对措施。
易发症:心脑血管疾病
      措施:及时补充水分
       炎热的夏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高温天气常让人感到胸闷气短,睡眠不足,还易使人烦躁、紧张、产生抑郁,随着症状的加重,其引发猝死、心梗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特别是老年人,本来体内的水分就比年轻人少,夏季出汗较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容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发生中风的几率自然增高。

专家介绍,夏季预防心脑血管病,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的预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视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劳。
       建议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患者最好做定期检查,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尽量不吃高热量食物,多吃凉性食物如苦瓜、莲子等,保证充足的睡眠。
       当出现轻微头痛、头晕、半身麻木、频繁打哈欠的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这很可能是发生中风的先兆,而不是因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而出现的,及早送往设有神经内科等专科的医院就医,及时做相关的检查和治疗,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此外,天热烦躁,要防止“情绪中暑”。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避免情绪失控、过度愤怒或紧张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易发症:中暑
      措施:高温时段少外出
       盛夏时节,气温干燥、炎热,很多人最想做的就是一直待在有空调或者风扇的屋内,但是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却不得不出门。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暑工作。特别是高温作业人员和大热天还要顶着烈日忙碌地户外体力工作者。应注意作业场所通风散热,并及时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盐分。露天作业者应尽可能早、晚出工,中午休息,防止烈日曝晒;外出行走要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以免受热中暑。
     专家说,高温作业人员热量消耗大,出汗多。由于汗液的大量蒸发,机体内所需的钾、钠、钙等无机盐以及水溶性维生素也随着汗液排出。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就会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如食欲不振、恶心、头昏、四肢无力等,严重时会引起血液浓缩,甚至发生抽筋或中暑昏倒。
       普通人每天至少要饮水1200毫升,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至少应补充水分2000毫升以上,补充食盐15~25克以上。饮水原则是多次少量,不要喝得过多过快,这样可减少汗液排出,有利于增加饮食。高温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相对较大,饮食与营养原则是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平衡膳食,在每日的膳食中应有一定比例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蛋白或豆类蛋白。尽可能多吃一些鸡蛋、豆制品,新鲜蔬菜和瓜果。
       除了高温工作人员,普通人也要注意防暑降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行走,尤其孩子、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在高温时段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等到感觉口渴表示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随身携带防暑药物也很重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
       一旦发生中暑,周围的人应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树阴下、走廊上、阴凉的地板上等。让病人仰卧,解开其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燥衣物,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以尽快散热。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意识清醒的病人可服用绿豆汤、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等解暑。对于重症中暑患者,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易发症:胃肠道疾病
      措施:当天的食物当天吃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夏季天气炎热,病菌容易滋生繁殖。而高温使许多人饮食睡眠不佳,抵抗力相对减弱,尤其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道抗御病菌的能力也下降。再加上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容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苍蝇、蟑螂之类害虫活动频繁,也容易传染肠道疾病。所以夏季肠道感染性疾病较多。
      专家说,常见的夏季高发胃肠疾病主要有急性胃炎、急性腹泻以及胃肠型感冒。其中急性腹泻包括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腹泻、食物中毒等。
       预防的方法是,当天的食物不要放在第二天再吃,天热很容易变质,细菌容易生长。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熟食品或隔夜饭菜要加热煮透后再吃。生吃瓜果要清洗并削皮,打开的水果,如西瓜等要尽量吃完,也可用保鲜膜封好,放到冰箱保存,但是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饮食清淡,少吃生冷或油腻的食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餐具的清洗、消毒、保洁。菜里可放些醋或大蒜,既能杀菌,又助消化,还能提高胃肠道抗病力。当急性腹泻出现次数较多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夏天,很多人喜欢在室外聚在一起吃烧烤、喝扎啤到深夜,这种做法很不利于健康。羊肉以及胡椒粉、辣椒面等调料属于热性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引起口腔溃疡、咽喉炎、痔疮等。此外,夏季的炎热使神经中枢处于紧张状态,内分泌腺的活动水平也会有所改变,引致消化能力下降,食欲不振。所以夏天最好多吃一些清淡少油的食物,这样会较易消化,而太过油腻的食物会令胃液分泌减少,胃部排空减慢。
       炎热夏季,冷冻饮品特别受市民的喜爱,有些人特别是小孩子往往为图一时之快过量饮用冷饮来消暑降温。人的表皮温度一般保持在36.5℃,而肠道温度为37℃多,如过量饮用冷饮,会影响胃酸分泌,使胃内细菌难以被杀死,还会削弱胃的消化功能,严重者可损伤脾胃功能而导致腹痛、腹泻甚至便血等疾病。
       所以,不要在剧烈运动后饮用大量的冰冻饮料。建议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在室温下放置片刻后再喝。
      易发症:各类皮肤病
      措施:皮肤清洁、环境通风
       炎炎夏日,气温持高不下,湿疹、日光性皮炎、皮肤真菌病等一系列的皮肤常见病接踵而至。夏季天气潮暖,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上夏天人容易出汗,皮肤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入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及公用生活用具,都可以发生传染。
      专家说,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是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更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脚气患者夏天很难受,因为除了脚趾间的皮肤发红、糜烂、生小水疱之外,还会瘙痒及有异味。
       另外,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天感染体癣和花斑癣,这与他们排汗量大有关系,排出的汗渍如不及时清洗,空气中飞尘就会随着汗液黏附在皮肤上,很容易招致皮肤真菌感染。真菌一般特别适应夏天湿热的环境,它们在皮肤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疱、鳞屑等,损害皮肤。
       防治各种癣病,平时要多注意环境通风及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干爽,勤洗澡并更换内衣,尽量与别人分开生活用具。一定要穿皮鞋的男士要选择吸汗、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不要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尽量避免在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场所赤足行走。
       同时,还要加强室内散热,以减少出汗和促进汗液蒸发。衣服要宽大,便于汗液蒸发,及时更换潮湿衣物。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大运动量和重体力劳动后忌冷水洗浴。
       日晒伤又称晒斑,日光性皮炎。是正常皮肤过度接受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在曝光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严重者可出现水疱,破溃、糜烂,自觉烧灼感和刺痛感,重者可影响睡眠。症状较轻者一般在2至3天内可以自愈,严重者多在一周左右恢复。
       建议大家在夏季晴朗天气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如需外出,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比如撑遮阳伞,戴宽边帽,穿长衣长裤,涂抹防晒霜等。
      

乞食头家 | 2025-3-11 16: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天好多人的中风,感觉好恐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