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易引起药物性肝炎

[复制链接]
查看17 | 回复1 | 2025-3-17 16: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药三分毒,我们都知道药物大多具有副作用,吃药不当引起药物性肝炎也不是危言耸听,那么有哪些药物易引起药物性肝炎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小心常用药物致肝损害

  究竟哪些药物可以引起肝损害,这可说是包罗万象,难以说全,下面就最常用的药物给大家提个醒。

  抗感染用药类

  1、抗结核药

  抗结核药几乎可以说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对氨水杨酸、吡嗪酰、乙胺丁醇、链霉素等,当中,尤其是对利福平应倍加警惕,其可致严重的肝损害而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甚至死亡。由于抗结核用药必须联合用药,往往需半年至1年甚至更长的用药时间,与其他疾病治疗相比,显然大大增加了患药物性中毒性肝炎的几率。因此,医生将会结合疾病的具体情况,做到合理地联合用药,及注意剂量的个体化;而患者则应遵从医嘱,充分认识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的必要性,切莫擅自更改用药的配方及增加剂量。

  2、抗生素及抗真菌药

  具有肝损害的抗生素主要包括磺胺类、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真菌药物具有肝损害副作用的主要有二性霉素B、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一般说来,此类抗感染药物涉及面广,但应相信,它们在一般治疗剂量下的损肝副作用小而少,除非病人有肝损害的原有基础病,或有过敏体质。但注意归注意,完全不必草木皆兵。

  3、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奋乃静,抗癫痫药中的苯妥英钠,镇静催眠药中的巴比妥类、利眠宁、眠尔通,抗恶性肿瘤药及免疫抑制药中的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等,也可能有损肝的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防备在先,能做到药到、病除、肝安,而不必杞人忧天。

  中药也有肝毒性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千万别天真地认为中药制剂纯天然而无毒副作用,其实某些中药及其制剂本身就具有肝肾毒性,最明显的就是那些含金属及类金属的中药及其制剂了,如朱砂(含汞)、雄黄(含砷)、里锡丹(含里锡、雄黄)等。此外中草药中的棉子、苍耳子、千里光、猪屎豆,都被证实具有肝脏毒性的副作用。服用鱼胆致急性中毒、导致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的多个案例报道,

  治疗中,肝功能检查绝不可少

  首先,充分注意自己的肝脏底子,如有肝脏受损的疾病如传染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或以前曾有应用药物引起药物性肝炎的病史,一定要把这些情况让医生知道,以便医生在给你治病用药时,充分了解你目前的肝功能状态,尽量避免使用有损肝功能的药物,并根据肝肾功能的状态,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其剂量,同时采取适当的护肝措施。这里说到了肝肾功能,是因为药物都要经过肝肾代谢,肝功能严重受损时,那些在肝脏代谢解毒的药物,其作用将会加强并在时间上延长,而肾功能欠佳时药物的排泄减慢,半衰期延长,因此必须结合肝肾功能状况,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否则,易造成药物的蓄积中毒。因此,当医生在治疗的前、中、后期给病人开出肝肾功能的检查单时,请千万别以为这是多此一举,应当积极配合,这将给医生调整药物及其使用剂量或及时停药提供最直接的客观依据。

  症状无特异性,警惕尤关键

  了解药物性肝炎的症状对于防治药物性肝炎是完全必要的,但很遗憾,和其他肝损害疾病一样,药物性肝炎的症状没有特异性,不容易辨认。轻者症状甚不典型,有肝脏疾病者,可表现为原有症状不同程度地加重。一般说来,可有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肝区隐痛不适,严重者会出现黄疸。

  看来对付药物性肝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时时刻刻保持我们应有的警惕与关注。在使用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过程中,留神观察,当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向医生报告,让医生能及时地检查,从而调整用药或停药。一般说来,停用药物后,肝功能恢复较快,结合用药史,药物性肝炎的诊断便可明确,必须将之清楚记录于病历上,以后要引以为戒。

  当然,医生们一定会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性中毒性肝损害的发生。药物性中毒性肝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之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双胞胎 | 2025-3-17 16: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注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