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
人的感觉有许多种,如触觉、味觉、嗅觉等,可通过触摸物体的形状、品尝味道、嗅其气味来感觉物体。而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视觉的形成需要有完整的视觉分析器,包括眼球和大脑皮层枕叶,以及两者之间的视路系统。由于光线的特性,人眼对光线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当复杂的反应,表现有多种功能。当人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经过瞳孔和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在受到光刺激后,将光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至大脑,再根据人的经验、记忆、分析、判断、识别等极为复杂的过程而构成视觉,在大脑中形成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概念。人的眼睛不仅可以区分物体的形状、明暗及颜色,而且在视觉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眼肌活动等)的协调作用下,产生更多的视觉功能,同时各功能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使视觉更精美、完善。因此视觉为多功能名称,我们常说的视力仅为其内容之一,广义的视功能应由视觉感觉、量子吸收、特定的空间、时间构图及心理神经一致性四个连续阶段组成。
光觉
当可见光线穿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被感光细胞所吸收,感光细胞即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其转换为神经兴奋,并通过视神经传至大脑,在大脑中产生光的感觉,从而形成光觉。因此光觉是指视网膜对光的感受能力,它是视觉的基础。为了产生视觉,进入眼睛的光线必须达到能引起视细胞兴奋的能量,并且要有足够的作用时间。
色觉
正常人的眼睛不仅能够感受光线的强弱,而且还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人辨别颜色的能力叫色觉,换句话说,是指视网膜对不同波长光的感受特性,即在一般自然光线下分解各种不同颜色的能力。这主要是黄斑区中的锥体感光细胞的功劳,它非常灵敏,只要可见光波长相差3~5nm,人眼即可分辨。色的感觉有色调、亮度、色彩度(饱和度)三种性质,正常人色觉光谱的范围由400nm紫色到约760nm的红色,其间大约可以区别出16个色相。人眼视网膜锥体感光细胞内有三种不同的感光色素,它们分别对570nm的红光、445nm的蓝光和535nm的绿光吸收率最高,红、绿、蓝三种光混合比例不同,就可形成不同的颜色,从而产生各种色觉。红、绿、蓝三种颜色称为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就是根据这一理论研制成的。
形觉
形觉是视觉系统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是人的眼睛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形觉的产生首先取决于视网膜对光的感觉,其次是视网膜能识别出由两个或多个分开的不同空间的刺激,通过视中枢的综合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形觉。形觉包括视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辨力和视野等。在医学上,把人眼的分辨力大小称为视锐度或视力,视力可分为光觉视力、色觉视力、立体视力和形觉视力。一般所说的视力即指形觉视力,它是指识别物体形状的精确度,即区分细小物体的能力,也就是两个相邻点能被眼分辨的最小距离。视力一词习惯上指中心视力,而中心视力(也叫视敏度)是最基本的形觉内容,而且多指远视力。完整的视力概念除中心视力外,还应包括周边视力,即视野。医生们常用视力表来检查视力,用视野计来检查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