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自己全程死亡

[复制链接]
查看105 | 回复2 | 2023-10-21 17: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渐冻人”又叫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简称“ALS”),因为表现为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人”。由于90%的“渐冻人”于发病的5年内死亡,因此“渐冻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与艾滋病、癌症等并列的五大绝症之一,目前无法治愈。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这样一些人,四肢的肌肉在不断地病变萎缩,就像一棵渐渐枯萎的树木。他们今天可能还在蹒跚挪步,而明天可能就要坐在轮椅上行走,到最后,四肢的力量逐渐消失,只能靠眼睛的转动或是嘴唇的轻微翕动,向他人传递着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类病人有一个形象的称谓——“渐冻人”。每个人都知道著名科学家霍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他的疾病——四肢无法动弹,也无法说话,只能以眼睛沟通,好像逐渐被冰冻起来,心中的无奈与痛苦是一般人所无法体会的。


在中国,有20万“渐冻人” 实际上可能更多
这是一种恶性病,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得病的人像被冰雪冻住一样,丧失任何行动能力,但这个过程不是迅速的,而是身体一部分、一部分地萎缩和无力。
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后天到了手指,连控制眼球转动的微少肌肉也不例外。最终等待他们的是呼吸衰竭。不过,这一切都在他们神志清醒、思维清晰的情况下发生,他们清晰地逼视着自己逐渐死亡的全过程。
渐冻人症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学名叫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ALS),又因美国著名棒球明星Luo Gehrig罹患此病而称为葛雷克氏症。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崔丽英说,该病发病率为十万分之四,多发生在40岁以后,中国约有20万患者。近6年,在北京志愿者组织“融化渐冻的心”登记的3000例渐冻人中,浙江省有100例。
目前人类对于此病知之甚少。既查不到任何发病原因,也没有办法治疗,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年。得这种病最有名的要算英国人霍金,可惜这个科学家可以掌握宇宙起源的奥秘,但不能阻止生命的力量一点点从他的身躯消失... 详细

成“渐冻人”后靠单指坚持创作



爱像死亡 因为结局令人无法抗拒
发病前她能一口气登顶华山
9年前的张红,在杭州西湖柳浪闻莺拍照。化妆后的她挺起丰满的胸脯,两只手不停尝试着摆不同的姿势,直到摄影师叫了不要动,才歇息下来。如今,这张照片是她的电脑桌面。
2010年10月18日下午,陕西省西安市天润园小区3楼,保姆三妹像扛大米一样,将张红从电脑桌前扛起,然后放到沙发上。张红一动不动躺在沙发上,用呼吸机强制吸氧,她几乎丧失全部行动能力,不能翻身,不能言语,只会在喉头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两级台阶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张红的博客记录下身体从有力到无力的过程。“2005年五一长假,我到香山饭店小住。每天早晚揣着2块钱爬香山,40分钟登顶,一根水果冰棍奖励自己。其他时间则坐在花园里看书。到了6月份,就开始无缘无故地摔跤。走路时,右脚像不是我的一样,根本不跟着我走。然后是上下台阶困难,尤其是下楼梯,我已经记不清摔了多少跤。我家单元门外有两级没有栏杆的台阶,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有时候我要站很长时间,才能等到过路人扶我一把,否则几乎每天都是摔着下来。”

活在“第十九层地狱”



常问自己爱是什么
每夜厉声惨叫全身抽搐
“尽力地去走,使不上力。摔倒后,站起来强拧着走,自己开车去吸高压氧,做治疗。” 张红在电脑面前打字对我说,那时,她心存幻想。 确诊后,张红还一直在单位上班,直到2006年4月,莫名其妙地一跤摔下去,半天没能爬起来,让她意识到:再坚持上班,就成累赘了。 2007年春节,张红回到西安,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四处安装扶手,张红希望通过在扶手上锻炼,延缓身体力量的丢失。 那一年,郑宝珍夜里根本无法入睡...
连指尖敲击鼠标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可逆转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尽管曾有过幻想。 2008年末,张红已经完全不能说话,不能站立,咀嚼、吞咽开始出现问题。 那个时候,郑宝珍也没有适应女儿的变化。“你说能怎么办?她脑子清醒,但是不能用手,不能用嘴巴,着急的时候,她只能乱喊乱叫。” 女儿愤怒,拼尽全力从喉管里哼出声音,但郑宝珍听不懂。 女儿就用白板书写狂草,后来连狂草都写不出来了,怎么办?“只好歇斯底里地哭”...

恩师患“渐冻人”症 学生上街募捐



其实可以这样活
他喜欢天天在网上回答问题
群里的人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身体能力,不能在现实中行走,不能说话,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思考,所以他们依赖网络,网络让渐冻人的肢体有所延展。 2010年10月21日下午,一个网友闯入群里说:“我妈妈又哭又笑的,怎么办?” 群友说,要是你这样去逼视渐渐死亡,你也会又哭又笑。 渐冻人张红也在这个群里,她在博客中写群里的病友:“每个患者背后都有一个无奈的故事,就算有一天他们会离开,但至少在巨大压力下,他们为生命奋斗过。面对同样的命运,他们学会从容、团结和尊重。” 网络让他们抱团,互相取暖,让他们觉得,现实中无力的事情,在网络上都能做到...
这一别,谁也未想到竟是永别
建群至今7个月,群里和陈霜关系最好的3个病友相继离世。“你能够想象得出么?一个人前几天还在群里嚷着看世界杯开幕式,等到小组赛刚开始,他的头像就永远暗下去了。” 病友“寒冰”就是其中一个。她最后一次上线说:“我姨妈今早6点走了。也许真的只有走了才是一种解脱。”... 详细

“渐冻人” 坐轮椅设计服装



如果有一天,生命被冰封,我会怎么办?

记者手记
如果有一天
如果有一天,生命被冰封,我会怎么办?
去西藏寻访隐士,或者提早结束生命……
想了很久,我也没想好自己应该干啥。
在西安采访张红的时候,张红80岁的妈妈在厨房做饭。突然老人转身说:“我真希望这饭一直做下去。”
我知道,做饭意味着,张红还能靠咽喉肌肉继续维持吞咽功能。
但有一天,她要被切开食管,输入营养液。也有一天,她肺部肌肉萎缩,头脑清晰地迎接身体力量最后的消失。
这太残酷。老人说:“我真的受不了。”
房间内屋,张红的爸爸和保姆看着张红从小到大的照片集锦,一幕一幕,从婴儿到风华正茂,再到无力得像襁褓中的婴儿。
生命以如此惨烈的方式轮回,令人唏嘘...














┊凝灀 | 2023-10-21 21: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該說什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