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少女高分难上大学 11岁见爹把妈推下铁轨

[复制链接]
查看120 | 回复0 | 2023-11-5 19: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新桥医院,杨阳母亲一提起女儿的病就十分伤心。 重庆晨报记者 许恢毅 摄
52岁的权丽娟坐在椅子上,面对面地守着24岁女儿杨阳;杨阳头上包着纱布,颅内埋着电极;她面色苍白,躺在病床上紧闭着双眼,一动不动,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离婚后的母亲无心工作,差点哭瞎眼,总对女儿说“爸爸不要我们了” 常发病的女儿高考考出高分却无法上学,母亲如今醒悟要为女儿治病 “是我害了你,那天晚上我要是不跟你爸走,你也不会这样……”权丽娟絮絮叨叨地跟女儿说着13年来反反复复说了几千几万遍的话:“是我害了你,那天晚上我要是不跟你爸走,你也不会这样……” 权丽娟这些话,不知道是说给女儿,还是说给自己听的。13年前,家住新疆库尔勒的她被丈夫抛弃之后时常哭,视力下降得很厉害。所以,现在当她说这些话时也看不到女儿眼角渗出的泪水。 杨阳今年已经24岁了,听到记者对妈妈的采访眼角流出了泪水。 丈夫外遇,提出离婚 13年前,在新疆库尔勒一个幸福的家遭遇劫难 “杨阳很少说话,基本上是问一句说一句。”本月4日,权丽娟带着患有癫痫病的杨阳,从新疆八音格勒州库尔勒市,经过4天的奔波赶到了我市的新桥医院。这是母女俩13年来第一次出远门,在此之前的13年里,母女俩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房间里,几乎不出门,没有朋友,也很少和亲戚往来。 神外科主治医生张晓青给杨阳做了检查,诊断她:癫痫:全身性发作。在这一叠厚厚的病历上,第一句话就写着:“患者于13年前(11岁时)受惊吓后突然尖叫,扑倒在地,四肢强直阵挛……” 13年前,生活在库尔勒的杨阳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妈妈在库尔勒运输公司上班,爸爸是夜班公交车司机。 “我姑娘小时候可喜欢跟着电视机上的演员跳舞了。”权丽娟的眼睛看不太清楚了,所以脑海中这些美好的记忆就显得尤为深刻。 新疆的晚上黑得晚,下了班的权丽娟就带上杨阳,在家属区里摆上一个地摊,卖点日用品贴补家用,“有时候他爸爸下夜班下得早,还能遇上。”一家三口一起收拾摊子回家,这是权丽娟记忆中最幸福的日子。
“杨阳小时候特别聪明,小姑娘长得很漂亮。”高鼻子大眼睛的杨阳很喜欢跟维族小朋友学跳舞,在运输公司子弟校上小学的时候,杨阳的成绩非常好,这让权丽娟在整个家属区里非常有面子,“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家的姑娘有出息。”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揉碎了给人看。权丽娟的生活转折就发生在13年前,这一天,她生活中没有了丈夫,而聪明的女儿也在那一天,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有人给我说,你们家后院着火了,我还不懂是咋回事儿。”杨阳的爸爸有了外遇,决心要和权丽娟离婚,“我肯定不干,坚决不离婚。” “一个要离,一个不离,成天在家打架,孩子在旁边看。”杨阳远在新疆库尔勒的舅舅权正接受了重庆晨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姐姐和姐夫当年的家庭矛盾他也记忆犹新:“每天都打架,家里经常都是鸡飞狗跳的。” 权丽娟想了所有一切办法祈望挽回自己的婚姻,“我姐带着杨阳去她爸单位堵、半夜满大街找人、报110……”权正说,姐姐在这场婚姻中最先输掉的是自尊,之后输掉了一切。 1998年2月28日深夜,权丽娟依稀记得,她带着女儿从库尔勒市的铁路桥上,爬上路基去追离家的丈夫。两人在桥边再次发生了激烈的争吵,11岁的杨阳站在旁边再次目睹父母的争吵之后大哭,但两人都无暇理会女儿。 争吵最后升级成打斗,权丽娟在和丈夫纠缠时,被力大的丈夫一把退下了六七米高的铁路桥,摔在地上昏了过去。 “我们是第二天早上7点多,被警察叫到医院,才看到我姐姐。”浑身是伤的权丽娟从昏迷中醒过来后才想起了女儿,权正返回姐姐家中寻找,找不到姐夫也找不到11岁的杨阳,最后再跑到铁路桥上,这才发现了瑟瑟发抖的杨阳,她蹲在地上哭得嗓子都哑了。 杨阳独自守在桥上,在无限恐惧中度过一夜。在黑暗和寒冷中目睹妈妈被爸爸推下了桥,当初年幼的杨阳也说不太清楚爸爸是怎么离开的。 就是从那一天开始,一旦遇到惊吓,杨阳就落下了癫痫的毛病。“他爸爸再也没回来,女儿也就这么病下去了。” 从那一天开始,丈夫走了,女儿病了,权丽娟也病了。她也再不出去摆摊子,不久所在的运输公司也破产了。权丽娟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断地对着11岁的女儿说着同样的话:“爸爸不要我们了……”权丽娟说,这么些年,女儿一天天长大,在家里很少,几乎不说话,“小时候犯病的时候不多,清醒的时候她就看书。” 权丽娟说,女儿这么多年她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句话:“她安慰我,说‘妈,我们不要爸爸,我好好读书,长大了我养你’。”权丽娟已经无暇出去赚钱,每天都在家里呆着,眼泪长期待在眼眶里,视力一天比一天下降,2001年3月,她在和丈夫分居3年之后等来了法院的离婚判决书。 这个家,彻底只剩下了权丽娟和杨阳。 杨阳清醒的时候,和其他普通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成绩一路领先地考上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杨阳学的是理科,在杨阳读高中的时候,权丽娟几乎不出门了,每天的饭菜都是杨阳放学时带回来:“那个时候她犯病就有点勤了。” 因为生活没有经济来源,仅有的低保又不够两人开销。舅舅权正几次找过杨阳的父亲,但他都不愿意支付杨阳的抚养费。杨阳一旦犯病,就会倒地抽搐人事不省,大小便失禁,这让她在学校里面显得特别孤独。 每天杨阳放学回家,家里沉闷得没有任何声音,只有权丽娟反反复复对女儿说的那些话:“我把你害惨了,如果不是我,你也不会生病……”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杨阳犯病的间距一次比一次短。舅舅带着外甥女在当地医院开了一些药,效果并不明显。整个高三一年,杨阳没有朋友,除了上学,也从来不到外面玩耍。 2006年的高考,据权丽娟说女儿考出了735分的高分,当时考完之后女儿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清华的通知书我是没有看到,但是分数很高我是知道的。”权正说,杨阳虽然考出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后来的情况已经没法让她去上大学了。 “你想想,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当着班上的五六十号人发病了,大小便失禁,自尊心怎么受得了。”杨阳癫痫在高三的课堂上发作过好几次,都是老师打电话让家长来接回去:“她妈也是这个样子,哪里还能让她去上大学嘛。” 就这样,杨阳再也没有去过学校。她和妈妈的生活圈子就局限在了家里:“每天的菜,都是邻居带回来,每天家里晾不完的尿湿的褥子被套,哪里还有人愿意到我们家来?” 这次到重庆,权丽娟都是鼓足了勇气:“邻居张文芳对我说,你不出去看看,怎么知道社会对你好不好?”权丽娟说:“当初是我害了孩子,我还是想把她治好。” 昨天下午,重庆晨报记者联系上了库尔勒第四中学教导处刘主任,对于权丽娟自称女儿考上清华的消息,他说:“学校2006年只有一个上了清华分数线的女孩,是个艺术类考生。” 由于库尔勒地处边疆,师资流动很大。当年杨阳的班主任秦老师据说已经退休,跟随儿子到了武汉。辗转找到了当年的高三1班英语老师丁琼,她对5年前的杨阳还有印象:“是有这么个孩子。” 丁老师记忆中的杨阳也是不说话:“真不说话,我们都怀疑她有自闭症。”当年几乎所有的科任老师都知道提问题不会叫杨阳,因为即使你叫她回答问题,她是永远不会答应的,“但是学习还挺好的,这个孩子。”丁老师说她教的英语课,杨阳的成绩在班里能排前五名,“高考的成绩我还真忘了,应该不会是考上清华了,但是一个重点本科是肯定能上的。” 杨阳现在在新桥医院,等待颅内埋藏的电极寻找到癫痫病灶之后,再择期手术。杨阳手术之后能不能恢复健康?张晓青告诉重庆晨报记者:“一般手术的有效率能达到70%,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完全治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