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促中国民众培养低碳环保长期理念

[复制链接]
查看69 | 回复0 | 2023-11-17 22: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6日20时30分,上海外滩、陆家嘴、人民广场等地的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以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这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熄灯前(上图)后的对比。
  当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正式举行。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希望大家在熄灯的同时能为地球做出一个力所能及的行动承诺。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于嘉 刘金辉 高星)26日,57岁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环保倡导者张一鹏一如往常,与妻子晚饭后出门散步。步行一会儿后,他们发现道路两旁住宅楼里的灯光比平日少了许多。
  26日20时30分至21时30分,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环保行动再次掀起“熄灯”热潮。全世界许多城市、企业和个人在这1小时内熄灭不必要的灯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波表示,“地球一小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这1小时内节约的能源。
  “熄灯1小时的黑暗给人们带来的象征性危机,会加深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久而久之,人们便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环保理念。”王波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和民众节能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今年,中国有超过80座城市的政府、环保部门或其他机构通过承诺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个“改变”,正式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而这个改变,不仅仅是号召人们熄灯。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民可以用废旧报纸兑换纸制环保铅笔,回收的废旧报纸将继续用于加工环保铅笔。据介绍,每1800吨废旧报纸被回收利用,就相当于少砍伐10年生优质椴木4万棵,60公顷森林得以保存。
  河南省有关部门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承诺,将继续加大黄河、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扩大植树造林规模,全年植树不低于5万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